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晚清天主教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北方农牧分界线的北移
基本信息

报告人:张晓虹 教授

主持人:王社教 教授

时间:2017年5月17日,周三,晚上7:00-9:0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澜楼B段一层会议厅

报告语言:汉语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张晓虹,女,1965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学与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出版专著《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和《古都与城市》,在SSCI、SCI、《历史地理》、《地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br />
报告主要内容
利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所藏法国传教士的记载等法文资料和地图,结合自己在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实地考察体会,阐述了晚清天主教传教士在长城沿线的传教情况。并认为,晚清时期,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教会的资源,修建水利设施,发动汉族信徒越过长城租种蒙古地区的土地,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得到了开垦,造成农牧界限在这一区域的北移。同时,由于大量人口迁入长城以北地区,又造成了人地关系的紧张,从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讲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