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中国何以成为以汉族为主体统一国家: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库的空间计量考察
基本信息

报告人:李楠 教授

主持人:刘明 教授

时间:2017年6月21日,周三,15:00-17:0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C区4层424会议室

报告语言:汉语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李楠,2011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历史经济分析、历史计量方法与应用、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品拍卖等。先后在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China Economists、《经济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近期与其研究团队主要从事的研究内容包括:近代大规模传染病(鼠疫、血吸虫)、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震);影响乡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因素;区域文化差异(如妇女地位)的经济起源;近代中国社会分家制度与地权分配;中国艺术品资产定价及市场有效性;以及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等。
报告主要内容
本文基于地理环境和政治整合的分析,研究中国如何成为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根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构建唯一县级微观数据库,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首次从地理环境与政治整合两个方面对中国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试图就Diamond(1997)提出的“中国如何成为以汉族为主的国家”这一问题给出回答。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以农耕适宜度衡量的地理环境指标与各地设立郡县累计时间所衡量的政治整合指标均对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与地理环境相比,政治整合对汉族空间地理分布影响更加重要,特别是政治整合可以有效缓解因地理环境对汉族空间地理分布形成的消极约束。本文不仅为理解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提供了解释,同时也对现有民族多样性起源的地理假说与政治整合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
讲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