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战后东亚钢铁业发展的全球环境史
基本信息

报告人:包茂红 教授

主持人:王社教 教授

时间:2019-10-21 10:00:00

地点:博物馆附楼二层会议室(S201)

报告语言:汉语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包茂红,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6月出生,陕西省武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1991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美国布朗大学、日本樱美林大学等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环境史联盟第二届环境史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资源开发、民族发展及环境史。
  包茂红教授主要讲授课程有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非洲历史与文化、东亚环境史等。出版的主要专著有《森林与发展:菲律宾森林滥伐研究(1946—1995)》、《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译著有《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水俣病》(与郭瑞雪合译)。1992年以来,在《世界历史》、《北京大学学报》、《世界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12年获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4年其专著获北京大学第11届、12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报告主要内容

   从全球环境史的视角出发,以全球商品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两个概念为分析工具,剖析了战后东亚钢铁业发展对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原料产地、加工基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环境管理政策。虽然钢铁业现在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它曾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在仍然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行业,不可或缺。日本、韩国都是原材料缺乏的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原材料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于是,日、韩、中都相继走上了钢铁业原料进口的道路,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国家的铁矿石和焦煤等原料开采业的发展,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秘鲁、印度、南非等。钢铁生产的主体虽然是临海综合钢铁厂,但钢铁厂及其所在城市都应该视为生态系统。虽然已经实现闭环生产和工厂绿化,但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并未消除,在治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更加复杂的污染物。尽管东亚钢铁企业都努力履行“京都议定书”所倡议的清洁生产机制和世界钢铁联盟提倡的减少污染措施,但钢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并未绝迹。在钢铁产品的消费端同样会产生环境影响,尤其是在钢材和钢材制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发达工业化国家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循环再利用的法规体系,一方面对报废钢铁产品进行再利用,另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废铁。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没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仅在少数国家能够实现钢铁垃圾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大多数国家报废的钢铁产品变成垃圾和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破坏。

讲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