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张青瑶
基本概况

姓 名:张青瑶

职 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区域历史地理

电子邮件:tsyzhang@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西副楼N121

通讯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42号信箱

个人简介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持续关注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灾害史和环境史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2018年2月至3月,日本学习院大学国际研究教育机构客员研究员。
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专著《环境与社会: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一书获得:
(1)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22年);
(2)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23年)。
教学工作
1.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学  2.自然灾害与减灾科技史  3.区域科技史
代表性论著
(一)著作
专著《环境与社会: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

(二)论文
1.《安康市田园综合体持续发展的实现策略》,《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报告(2021)》,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独著)
2.《清代晋北地区的地权交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37卷2辑,第33-45页。(独著)
3.《陕西省安康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独著)
4.《清代山西北部地区における土地利用変化及び原動力の分析》,《学習院大学國際センター研究年报》5号,2019年。(独著)
5.《试析明清山西折亩——兼论清代山西田赋地亩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32卷3辑,第93-101页。(独著)
6.《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7.《马铃薯引种山西及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历史地理》第27辑,2013年6月。(独著)
8.《营生方式选择:清代晋北农地利用的区域差异》,《兰州学刊》,2013年第1期。(独著)
9.《清代晋北主要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古今农业》,2012年第4期。(独著)
10.《公元19世纪前晋北地震活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24卷7期。(独著)
11.译著:《郡与区域——1700—1830年中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移民关联》,《历史地理》第24辑,2010年4月。(独译著)
12.《清代晋北地区干旱灾害研究》,《干旱区研究》,2010年27卷2期。(独著)
13.《明清晋北蝗灾统计特征及灾情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23卷5期。(第一作者)
14.《清代太原盆地集镇与周边地域社会经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独著)
15.《明清西北、华北黄土分布区沙尘天气统计分析》,《干旱区研究》,2004年第2期。(第一作者)
16.《清代中后期太原盆地镇的类型及形成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G006),“陕西沿黄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1644—1960)”,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70056),“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史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S025),“环境、制度、行为: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机制研究”,主持。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29),“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参与。
5.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般项目(14SZYBZ28),“清至民国时期晋陕蒙地区城镇发展与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研究”,主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33),“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8),“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变动与土地利用研究”,参与。
8.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历史时期沙尘天气研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