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研究院概况

一、研究院概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始建于20003月。作为研究院前身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两个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专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实体性学术机构之一。其创建者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史念海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 1986年扩建为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3月,陕西师范大学以历史地理研究所为核心,以历史地理学学者为骨干力量,联合校内外历史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建立了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同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秋,经教育部批准,研究中心改建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简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2016年西北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研究院紧密围绕历史地理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任务开展工作。其主要学术发展方向,相对集中于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和传统文化保护、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领域,并努力在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院下设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黄河研究中心、秦岭研究中心、历史城镇复原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等,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的责任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博士授权点主要建设单位之一。此外,中国古都学会秘书处、西安历史地理学会秘书处亦设在研究院。

二、师资力量

研究院拥有一支具有历史地理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兼职研究队伍。现有专职科研人员3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12人,副高级职称者13人,中级职称者3人,助理研究员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者1人。入选陕西省团委第三批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2人。兼职科研人员30余人,均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

三、科研工作

5年来,研究院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在《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经济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Heritage Science》《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了40余部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累计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0余项,重要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获得厅局级奖励近20项。50余篇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日报内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以及省级等相关部门采纳或领导肯定性批示。

四、学术交流

5年,共举办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11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研究院讲学交流、担任客座研究员,选派研究人员到海外进行学术访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多年来一直蝉联《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期刊评价系统前列。2023年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史学刊物奖提名奖

五、人才培养

研究院现有历史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史(历史地理学),理论经济学2个博士、硕士招生专业,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胸怀博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并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在科研态度上,始终遵循史念海先生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存心,乃有事业可言的训言;在学术思想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张治学应有用于世,重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培养方式上,积极吸收研究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提供研究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的条件,通过具体项目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在管理上,重视通过不断的改革推行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制度与政策,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历史地理学科点培养出了多名国家及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毕业研究生中有很多人已经成为专业研究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和学术骨干

六、社会服务

近年来,研究院积极为社会和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承担了科技部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陕西彬县撤县设市地名项目的论证项目”“西安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论证”“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新时代榆阳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与现实路径”“甘肃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新疆地区水资源利用史研究”“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20余项应用研究项目。开展多项资政服务工作,为西北区域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英文全称: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研究院对外中文全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研究院对外英文全称: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基地对外中文全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以上数据截至 202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