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2021年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1020日,2021年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学术论坛以线上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共同主办,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合办,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协办。其中,线下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博物馆西附楼S201召开,线上会议共计150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怀兴致辞。党校长首先表达了因疫情无法线下与各位专家见面的遗憾,对各位院士、领导、专家学者参会表示感谢,强调此次会议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肯定了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黄河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就我校关中黄河文化研究院也做了简要介绍。


党怀兴副校长致辞

接着,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席龚克致辞。龚主席由古今吟诵黄河的诗词散文开篇,进而表明黄河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等问题。接着龚主席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规划纲要中的几个要点。最后,再次强调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怎样发展有黄河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并使之辐射全国呢?”的问题。

龚克主席致辞

最后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致辞。郝秘书长首先肯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次会议提出期望,第一,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展开值得肯定。第二,要始终胸怀党和国家大局开展研究,第三,要始终坚守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研究方向。

郝清杰副秘书长致辞

陕西师范大学线下会议与会师生

主旨报告首先由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秘书长、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教授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报告题目: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贺教授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两大计划展开,介绍了国家综合减排的重大举措以及我国针对不同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利用多个图表着重展现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污染防治应关注的重要方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问题。

第二位报告人是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体改所科研处副处长张德元,报告题目: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思考。张处长从自身实际工作着手,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阐述关于几大体系的思考、各个领域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下一步如何统筹协调展开论述,最后,还提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迫切回答的两个问题,一是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究竟是什么?二是统筹协调的机制如何建立?

第三位报告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院长黄承梁,报告题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承梁院长就黄河社会科学的角度谈了几点认识,第一,从历史来看黄河问题,强调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未来黄河研究都具有重要性。第二,说明黄河问题为什么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提出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放在一个重大视野以及今天应该如何看待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问题。特别是,黄院长分享几个重要数据:黄河水资源开发率达80%,上游地区天然草地退化率达60%-90%。第三,水资源无序开发利用问题突出。要把黄河问题放在国际视野更大更宽视野来看,实现黄河流域与一带一路的闭合。

其次,下半场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教授主持。

第四位报告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温宗国,报告题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体制改革现状、思考和建议。首先,介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现状及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其次,关于制度改革实施进度评价,介绍了改革举措取得阶段性经验的一些做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情况的思考,四个试验区总体推进符合预期,但仍存在部分问题,试验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绿色发展任重道远。最后就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五位报告人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沙漠研究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前院长王涛,报告题目:防沙治沙的实践与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介绍黄河的特性及其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左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等等特征使得黄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从而进一步决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次对风沙-水沙-河道相互作用机理、黄河沙漠宽谷淤积河道粗泥沙来源与黄河上游粗泥沙的新界限等进行探讨。最后肯定黄河流域围绕沙漠(地)和黄土高原的风蚀—水蚀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提出政策建议。

第六位报告人是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方兰,报告题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思考。方兰教授的讲解从研究背景、实践探索、发展历程、理论研究、误区与局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几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用陕西省几个生动的例子引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转化路径,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其次,方兰教授对河南与山东签订黄河流域省际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及其在2021年两会上提出的“在秦巴山区中线水源涵养地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机制构建》展开介绍。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还就浙江丽水、青海、山东威海等具有代表性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面临的误区与局限进行分析探讨。

下午2时三个平行分论坛同步召开。分别就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环境变迁及环境治理、生态文明教育及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由方兰教授主持的“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会后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人员等围绕本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会议主题展开讨论。2021年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学术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论坛分享了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众多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扩大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学术智慧。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