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古都学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古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2年9月18—21日,由中国古都学会和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大同市古城保护与修复研究会(大同古都学会)承办的中国古都学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古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召开。围绕主题,大会共收到论文67篇、论文摘要10篇。来自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大同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郑州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及各古都城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15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历届年会相比,本次会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二是本次学术研讨活动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STB092)的资助。由此说明,中国古都学会积四十年之功,在学术研究和学会工作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会主要议程有:9月18日晚的“青年学者论坛”、9月19日的开幕式、三场大会报告、闭幕式以及9月20日的学术考。会议期间,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召开了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9月19日晚)。

                                                                                                                        与会学者专家合影留念

9月19日,大会正式开幕。开幕仪式由大同市翟永清副市长主持,张强市长代表大同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张市长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本次会议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挖掘大同古都文化精髓,系统整理古都文化遗产,健全完善古城保护修复方案,加快振兴古都文化产业,推动大同早日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在萧正洪会长以《何以大同》为题的幕辞中,从地名学视角论述了大同之名的演变及其在中古时期的隐喻性意义,即无论是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还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抑或是国家的统一,无论为何,理解与认识地理与历史的“大同”,都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并以“天下大同”的文化意义作为指引。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与强大的凝聚力铸造看古都大同,最为重要是理解它的过去,主要不是在城市与建筑等方面实际上完成了什么,而是形成了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时代精神。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是大会报告。加上前一晚的“青年学者论坛”,本次年会共安排了5场报告,28位学者汇报了个人最新研究成果,10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总结。综合评价所有参会论文,本次学术会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都城文化交流、融合与融通的视角,突出强调中国古都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舞台的重要意义。例如,余军的《宁夏地域古代族群在华夏一体中交融演化的考古学观察》、孙瑜的《山西长城地带的沙陀人与北方民族融合》、张慧芝的《葡萄酒与平城时代草原丝路的民族交往》、王建国的《〈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都城洛阳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景亚鹂的《西安出土唐〈贺若突厥墓志〉疏证》、宋志强和王辉辉的《北魏韩受洛拔妻邢合姜墓铭考述》、王杰瑜的《表里山河与山西历史地理》以及杭侃的《蒙元城址新论》、方燕明和李俊兰的《嵩山东南夏代早期都城考古探索》、任云英的《拉萨历史文脉演化机理及其世界遗产价值》、史党社的《“戎狄”都城刍议》、申有顺的《从中山国古都选址与形态看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融合》等等。

其二,适应新文科发展形势,将艺术学、政治学、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等引入中国古都学研究领域。例如,张慨《古都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古都:古都与艺术的双向建构》、张显运《造像要求与审美观念的完美结合——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造像依据新论》、肖爱玲《以国家安全为中心: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政治文化隐喻》、任超《近代电影视域下古都北平遭遇的文化入侵》、邓锐《数字化浪潮中古都价值引导功能的开发》、侯亚伟的《21世纪以来的长安记忆研究》、周宏伟《中国古代城市的生命周期》、马玉箫《基于AHP-GIS的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估量化研究》、耿永昊《自组织模式下深圳南头古城更新策略研究》、杨岳《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历史时期大同城市东南部的景观演替》、朱士光的《中国近百年考古学重大成就对推进中国古都学进一步发展之初步思考》等等。

其三,古都学基础性的问题研究夯实了中国古都学学科发展的根基。如关于都城形态、都城制度的研究,张永帅《统万城的城市形态及其相关问题再探》、许伟伟《西夏中后期都城布局问题探讨》、翟飞《北魏前期京畿空间辖域刍议》、马森《唐前“五都”含义的嬗变》、刘文祥《明代武昌楚藩王城建筑礼制与布局复原初探》、王良田《商丘古城与黄河史地关系初探》、朱献东的《大名府故城》;关于都城遗迹、遗物、遗产的讨论,杨新华和韩文宁的《古都学研究的当代情怀——以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个案》、商春芳的《洛阳漕运及回洛仓、含嘉仓在中国大运河史上的重要意义》、苏江和聂晓雨的《万里茶道视域中的洛阳山陕会馆》、刘顺安和李世军的《试论会馆建筑,对研究清代中后期开封商业的意义——以山陕甘会馆为例》、李曼《开封繁塔建造起因初探》、胡晓慧《蒙元都城遗址出土瓷器的初步研究》、胡洪琼《殷墟青铜觚爵组合研究》等等。

9月20日,与会学者前往云冈石窟、大同文史资料数字馆、华严寺、九龙壁、古城墙、善化寺等地进行考察。在大同文史资料数字馆内,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大同市古城保护与修复研究会安大钧会长亲自讲解,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动态展示了古都大同多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现代大同日新月异的变化。

闭幕式现场

    大会闭幕式上,萧正洪会长指出本次会议的论文、报告,表现出与以往年会有所不同的色彩,它体现了学术的重要进步。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对于古都研究基础性问题的重视和学术领域的开拓上,从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层面,将古都研究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古代都城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大同地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交通要道,作为北魏都城、辽金两朝的西京,是研究“中国古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的经典范本。与会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为据,基于古都文化交流、融合与融通发展特点的认识,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中国历代都城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大会预期目标,会议圆满结束。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