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晚,念海大讲堂第8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一层报告厅举行。应我院邀请,兰州大学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作了题为“阳关:西汉与西域交流交往的关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王社教院长主持,我校多院师生近90人参加了讲座。

郑炳林教授的报告从脍炙人口的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入题目,详细分析西汉敦煌郡阳关设置与功能,并对学术界很少质疑的阳关名称来源和设置时间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研究结论。西汉敦煌郡的阳关是在玉门关北移之后设置的关塞,阳关的名称,传统认为其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通过汉唐敦煌出土文献及相关史料的考察与分析研究,郑炳林教授认为阳关可能是因西汉南阳郡阳关聚移民而得名。阳关与玉门关原来为一个关塞,汉武帝后元年间将玉门关北移,在原来关隘的基础上设置阳关。阳关的职能是通使,与西域诸国间通使往来都是经过阳关进行的,西汉与西域间的书信往来、物资运送等都是经过阳关出入。西汉敦煌郡交通驿站的厩置最西面是龙勒置,就设置在阳关附近,解忧公主自乌孙返汉就是从阳关进入,因此阳关是西汉与西域间的通使关塞,也是一个友好往来的关隘。


在交流提问环节中,我校师生对阳关、玉门关地理位置和功能区分以及环境变迁等问题同郑炳林教授展开了积极地讨论。在座师生对敦煌学、西域历史地理和史料梳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王社教院长对本次讲座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郑炳林教授讲座文献资料丰富,内容生动,通过郑老师分享自己的治学经验,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最后,王社教院长对郑炳林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由衷感谢,希望同学们从郑炳林教授的治学经验中多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